繼首屆社長代言出版深度融合發展交流會2023年12月在湖北省武漢市成功舉辦之后,12月5日,第二屆(2024)社長代言出版深度融合發展交流會在武漢舉行。活動以“出版融合的創新實踐與思考”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出版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出版融合的創新實踐經驗,深入探討融合發展的技術路徑和體制機制創新。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出席活動并做主旨演講。
交流會現場
孫壽山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出版界應緊密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文化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他認為,發展出版新質生產力,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積極應對出版業的科技應用創新變革需求,高度關注出版融合發展中的生產關系持續創新,不斷推進出版業新模式和新動能的轉型變革。一是要認真學習和全面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準確內涵和精神實質;二是要梳理清楚出版業的生產力要素構成,激活其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動能;三是要將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出版業新質生產力和推進出版高質量發展三者“戰略統一”“邏輯關聯”“要素相通”。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總編輯丁以繡在致辭時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作出系列部署,為數字出版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出版機構應將精品建設放在突出首要位置,堅持內容為本、社會效益為先,加快信息技術在出版業的產業化應用。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等,強化數字出版科技創新支撐;通過健全培訓體系,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加大數字出版人才培養力度。自2023年起,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的精品品牌活動“社長代言出版深度融合發展”項目開展以來,分享了出版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各出版機構所取得的新成果、新實踐、新經驗,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張儒在致辭時介紹說,湖北省高度重視數字出版發展,大力推動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湖北省財政在2013年至2018年,設立湖北數字出版專項資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扶持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傳統出版產業的快速轉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數字出版成果。湖北將進一步深入實施出版融合發展工作,建好“蓄水池”、搭好“主舞臺”、把好“方向盤”,推進出版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出版產業化,不斷壯大出版發展的新引擎。
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武漢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陸偉在致辭時介紹道,武漢大學高度重視數智賦能,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出版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深度融合。多年來,學校出版科學系持續推動出版智庫、出版研究院等高端平臺建設,引領出版業體系創新。他表示,武漢大學將繼續堅持科技引領、產教融合的開放辦學理念,加強學科建設的前瞻性,不斷推進出版深度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副秘書長、出版融媒體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宋海濤認為,在推動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內容建設,提升引導力;要深化新聞出版傳媒融合,提升傳播力;優化人才結構,提升競爭力;要強化技術創新,提升驅動力。據他介紹,2022年,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成立了出版融媒體技術分會,采用多種形式,建立出版融合的合作工作機制,貼近行業發展需求,推動傳媒技術“政產學研”共建,為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山東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郭海濤,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林疆燕,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亮,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吉述,重慶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姚芝川,人民教育音像數字出版社總經理兼總編輯龍正武,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長方平,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王泳波,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總編輯李秀明,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社長曾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社長阮海洪,武漢大學出版研究院出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美娟等分別作主題報告。
社長對話環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上海辭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中西書局總經理,辭海編纂處主任秦志華;武漢出版集團副總經理、武漢出版社總編輯鄒德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陳華棟;《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總編輯肖宏;崇文書局副社長李佩穎;清華大學出版社副社長莊紅權;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石立民;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總編輯助理姜鈺等分別交流分享。
此次活動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出版融媒體技術分會協辦,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承辦。交流會開幕式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副總編輯任彥賓主持。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